YU HUA
Residence Period: 28.09-03.11.2016
Project: ICA Writers' Residence Prague & October Writers' Residence • Prague
born April 3, 1960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practiced as dentistry for five year
turned to fiction writing in 1983 because he didn't like "looking into people's mouths the whole day" writing allowed him to be more creative and flexible
Awards
Grinzane Cavour Prize 1998 for "To Live"
James Joyce Award 2002,He was the first Chinese writer to receive this award
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of France 2004
Barnes & Noble Discovery Great New Writers Award 2004
Special Book Award of China 2005
Prix Courrier International 2008
Works
Short story collections
Leaving Home at Eighteen
Classical Love
Blood and Plum Blossoms
China in Ten Words
Boy in the twilight
Novels
To Live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Cries in the Drizzle
Brothers
Seventh Day
入住期:2016年9月28日-11月1日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
1977年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
评价和奖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马原、苏童、格非、洪峰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
余华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2年获庄重文文学奖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
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08年凭借作品《兄弟》,获得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作品
长篇小说
1993年 《活着》
1998年 《许三观卖血记》
1993年 《在细雨中呼喊》
2008年 《兄弟》
2013年 《第七天》
短篇小说集
2004年 《鲜血梅花》
2004年 《战栗》
2004年 《黄昏里的男孩》
2004年 《现实一种》
2004年 《我胆小如鼠》
2004年 《世事如烟》
随笔集
2005年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2005年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2005年 《黄昏里的男孩》
杂文集
2011年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2015年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作品捷克文翻译和出版
长篇
2008年《许三观卖血记》
2014年《活着》
2016年《第七天》
2018年《兄弟》
2021年《文城》
短篇
《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