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 Yuan: Svejk belongs to the world
Lecture in Original Language
属于世界的帅克
根据录音整理/节选
我是个中国人,在布拉格,说一点关于捷克的事情。
100多年以前,1883年这一年,捷克布拉格发生了两件互不相关的事情,这两件事情意义重大,在当时算不了什么事情--有两个人在这一年出生了。他们一个叫哈谢克,一个叫卡夫卡。
卡夫卡、哈谢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卡夫卡极度的形而上,他的文学一直是用我们中国人的话叫阳春白雪,只有极少数人读懂他喜欢他。而哈谢克恰恰相反,哈谢克是完全彻底的形而下。
哈谢克是一个乐观的人豁达的人,他的生命里边充满笑声,无论是他自己的笑还是他百万千万读者的笑。哈谢克他短短的一生里,对苦难充满了蔑视。
我们说《好兵帅克》它好读,其实说的是,他把读它的读者的进门的门槛放得很低,甚至是零门槛,就是随便谁只要拿起来就能读它,随便谁读它,听到的人马上就能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深入浅出",那么,我根据深入浅出这个成语,我总结出有几个层面,一个是浅入浅出,一个是深入深处,还有一个层面是浅入深出。那么,我觉得最智慧的写作最智慧的文本,其实该是浅入浅出,就是前面说到的把门槛放低、好读,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它懂它理解它。
他等于在告诉读者,你比我聪明,你比帅克聪明,那么帅克比你更傻比你更愚蠢,表面上看,哈谢克让他的帅克示弱,让你有居高临下之感,其实你已经或者说钻进哈谢克为你设的圈套。你无形当中,已经成了哈谢克陷阱里的困兽,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哈谢克是捷克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就像维克多雨果对法兰西,就像庄子对中国,这种贡献无与伦比,任何别对东西都不能替代。赫拉巴尔很了不起,米兰•昆德拉很了不起,卡夫卡很伟大,但是哈谢克无与伦比。
哈谢克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智者,他走通西方和东方,所以,对东方智慧有非常好的感知和体悟。
以退为进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东方的智者庄子有一个核心的观念叫做无为而为。帅克这个人物是一个话特别多的人,他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会有非常非常多的废话。他话虽多,但是他的言语里边从来不形成对抗,不形成争执和较量。他的身份是侍从是勤务兵,他有一种天性,就是听话顺从,所有他的上司说的话对他来说都是圣旨。
帅克这个人物的出现,等于是在人类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上提供了一种完全相反的立场,一种全新的角度,给我们做了一个参照,我们在帅克这个人物之下,回过头来看英雄主义,我们会有一个反问,一个反方向的诘问,英雄主义真的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立场么?
帅克用自己的表面上的听话顺从,做了一个与多数人类相反的面对事件的选择,帅克没有与任何对立的力量作战,但是胜利者是帅克。
好死不如赖活着,在中国是一句反语。但是我们看到哈谢克在塑造帅克这个人物的时候,反话正用,原本调侃他诋毁他,不,他是把帅克作为正面角色来描述甚至肯定,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反而里真理更近。
登高望远,这是人类的另外一个天性,人类总希望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胸怀更博大。帅克恰恰相反,他不是要尽量地登高尽量地望远,而是尽量地把自己的视点放低,我们恨不得把我们两个眼睛拿出来高举到头顶上,可是哈谢克把帅克这个人物的眼睛拿下来放到脚趾上,所以,在帅克眼里,所有人都比自己高。
哈谢克用了与卡夫卡完全相反的方式,用极端形而下的方式,也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绝对,接近了形而上,顶端。
古老的中国哲学里,有一个观点,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向前向高向远,其实前面没有尽头。而相反的方向,比如向下向后,我们会觉得无路可退,我们会觉得没有出路,其实不然,帅克这个人物告诉我们,向后向下这种选择这种取向一下子就可以到极端到绝对。帅克轻而易举就达到了极致、更高,踏上了一条到达更高智慧的途径。
人类的发展史,人类的自身的发展史当中,将价值观念固化秩序化,形成了很多固有的观念,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因为这种固化有了规定性,比如说做好人不要做坏人,比如说向前不要向后,比如说要进步不要落后,所有这些观念,其实都是价值观念的固化,那么固化让人类生活简单,但是同时,对人类所有的行为形成了一种新的限制。
这种固化让人类自身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自由,自由的思考,自由的伸展之身,让天性中的创造力收到了无形的限制。
在我眼里,哈谢克的伟大,完全不逊于塞万提斯,他把这种智慧之光,作为接力棒接下来再往下传。
哈谢克其实在塑造帅克这个人物的时候,同时塑造了两个更精彩的人物,随军神父卡茨和他的上司卢卡斯上尉,这两个人物同样和帅克走进了世界文学历史的画廊。在实际生活里面,卢卡斯是主角,而帅克是配角。
在哈谢克写卢卡斯这个人物的时候,他等于对世界的小说贡献了一种全新的手法,就是配角变主角。
《好兵帅克》还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将政治,尤其是跟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游戏化。最大的政治,可以说就是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帅克这本书写的是战争,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差不多半个地球的人都卷进去了,这么大一场规模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心的捷克,偏偏出了一个拿世界大战当游戏的帅克,完完全全把世界大战当游戏。
帅克的敌人在哪里,帅克的战争对手在哪里?一个士兵,他完全没有对手,没有敌人。帅克的敌人是谁?是宪兵,是自己的国家机器,是军队,帅克的真正的敌人在哪里啊!
我们看到最开心的事情是,整个世界大战都围绕着在我们眼里又愚蠢又饶舌不停地说废话的帅克在展开,整个世界大战都围绕着帅克展开。
在帅克身上,承载了多数人类对待战争的那种很复杂的态度,比如身在其中,在灾难之中,但同时又能处之泰然,就是就把所有面对的灾难苦难坎坷都变成一场游戏。帅克用自己违背常情常理的方式,告诫人们告诫自己的同类这场战争尽管坏透了,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你只要心里面保持一种游戏的心态,你一定会找到属于你自己内心的那份平和。
关于对帅克逃避兵役的认定,这部分内容占到整个小说很大的篇幅,因为征兵委员会的那些人他们个个都比帅克聪明,他们个个都坚持真理,帅克就想逃逸,逃避当兵这件事,就是逃避兵役。
帅克是真傻还是装傻?
帅克的行为从文本上,我们找不到任何他是装傻他是要对抗他是以屈辱来对抗屈辱他的人。他所有的对手们无一列外都比他聪明更比他狡诈,他们都认定帅克在和他们斗心、玩儿心眼儿。但事实上,帅克从始至终,没跟任何人玩儿过心眼儿,帅克,完全用于常人相反的原则面对世界。
这就是帅克的世界大战,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曾经经历的那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政治灾难了,我很怀疑。这个大概就是我们说的,这其实最终是他一个人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政治的战争,是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战争之间的政治。一个人和他所处时代的最大的政治,和他所能面对的一场世界大战,和他个人作为个体和国家机器之间的这场看来绝无胜算的完全没有胜算的战争当中,帅克胜利了,因为帅克留下来了,而那场战争,当时的奥匈帝国的那个国家机器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可是帅克还在。
他们被历史淘汰,而帅克依然站在历史当中。
哈谢克在不经意当中,向世人透露了他的一个小小的秘密。这同样是中国的一句成语,大智若愚。
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殊途同归,不同的路走不同的路,有时候会到达同一个终点。卡夫卡和哈谢克在文学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相反的路,可是他们其实最终走到了一起,我想说的是,他们的人物都同样走进了无穷无尽的纠缠,他们在通过他们的小说,都达到了形而上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