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参观捷克国家图书馆
马原:这里,书籍,才是真正的主人,一代一代的人走了,书还留着。
韩葵 韩葵布拉格 2016-06-30
作家马原
入住"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期间
2016年5月2日到6月29日
经过布拉格书展上的作品分享、"捷华学会"年度游船、从多数捷克人不曾想过的角度解读帅克之后马原应捷克国家图书馆馆长Petr Kroupa邀请,在6月28日参观图书馆。
约在下午2点。
从馆长令人震撼的办公室开始,那阳台正对着布拉格市政厅,我们怀着朝圣的心,这里被评为世界上最美图书馆。
站在华美绝伦的藏书阁二楼,馆长说,马原是我邀请第二位登上藏书阁的客人,第一位是美国的丹•布朗。
藏书阁有Jan Hiebl绘画的华丽穹顶,穹顶之下无数珍贵的藏书、典籍、文献。包括1366年查理四世捐赠的手稿、1085年捷克首位国王弗拉季斯拉夫加冕时的维谢赫拉德法典等等。
战战兢兢地从浩瀚的历史里走出来,我们会一直记忆着这份殊荣。
馆长自豪地介绍说有一部分珍贵图书在德国扫描将成为谷歌藏书,他还不时指给我们看最重点和最有趣的部分,Karel Rafael Ungar建立捷克语文学藏书的牌匾、没有澳大利亚而弗吉尼亚是个岛屿的古老地球仪,还有那悬挂着的首任馆长肖像,如同一个国王。
爬上窄窄的旋梯,有种感觉,这里才是真正的布拉格中心。
老城市政厅塔楼看不到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桥,城堡鸟瞰一望无际,却只有一个方向,而克莱门特图书馆的高塔,环绕四周,历数经典,真会惊叹这是最美图书馆的另外一个佐证。
克莱门特,曾是世界上第三大耶稣会大学,曾是布拉格第2所大学,最著名教授的名字叫作爱因斯坦,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和布拉格有缘的莫扎特也曾在这里演奏。
从塔楼往下走的时候,馆长指给我们看那间用做"日晷"报时的黑房子,朝南方向有个很小的孔,泄露下来一缕阳光,当阳光照射到线弦,就是正午12点,这时候,会有人马上在露台挥舞黄旗,而城堡那边看到信号,就立即鸣响报时。
现代人的生活虽然来之不易,还总是会对古代的生活方式充满神往。那间用了几百年的阅读大厅,从壁炉到门把手,全留着古老的过去。
只有人年轻。